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12条重点措施,围绕重点行业产业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助力京津冀地区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
12条重点措施包括构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港区一体化监管模式,建设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三地空港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助力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促进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协作开展中欧班列业务、国际邮件业务等。
12条措施聚焦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发展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保供稳链,如对精密仪器设备、生物医药、粮食能源进口等予以跨关区一体化通关、免税等改革,通过强化三地海关间的监管协作予以支持保障,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和通行规则,推动区域内航空口岸、铁路场站试点“直提直装”创新模式,支持区域性“单一窗口”建设。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占同期全国外贸的12%。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近3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前十个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8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其中,9月份全国铁路单日售票量、单日旅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1—10月份,新线开通为客流增长提供了运力支撑。贵南、福厦、广汕、沪宁沿江等高铁新线开通运营,新增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200公里,有效增加了运力供给。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655列,同比增加47.8%。
今年假期百姓出行意愿强烈,探亲、旅游、商务、学生客流交织,短途和长途客流叠加,人员流动加速,出行需求旺盛。铁路部门优化客车开行方案,加大高峰时段客运能力供给,不断改善运输服务。
同时,前十个月,中老铁路、广深港高铁分别发送跨境旅客9.06万、1611.7万人次,进一步便利跨境人员往来。 【编辑:周驰】